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关于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后集中开展“志愿北京,服务奥运,共创和谐”主题活动的通知

关于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后集中开展“志愿北京,服务奥运,共创和谐”主题活动的通知

日期:2005-11-26      来源:志愿北京
各区、县、局、总公司、大专院校、市直属单位团委(团工委),各区、县教育团工委:
 今年12月5日是第20个“国际志愿者日”。以此为契机,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团结凝聚最广泛的志愿者力量投身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推动北京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作出新贡献,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志愿者协会决定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后集中开展“志愿北京,服务奥运,共创和谐”主题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志愿北京,服务奥运,共创和谐
 二、目的意义
 2005年,奥运会进入北京周期,奥运筹备工作进度大大加快,北京进一步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2月,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成立,6月5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启动,11月12日,北京奥运会进入倒计时1000天,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正紧锣密鼓地稳步推进。与此同时,全市上下正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在此期间,全市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持续高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开展“志愿北京,服务奥运,共创和谐”主题活动,就是要立足前一阶段“志愿北京,服务奥运”工作基础,以“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以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中的积极作用,再次掀起全市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新高潮;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志愿者组织建设,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展示志愿服务成果,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团体投身到北京志愿服务事业中来。
 三、重点工作安排
 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志愿北京,服务奥运,共创和谐”“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重点工作安排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工作实际和自身特色,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开展普及“人文奥运”理念、传播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以“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依托“北京2008奥运志愿服务宣讲团”、文明礼仪宣传员、社区骨干志愿者等力量,通过讲座、讨论、展览、统一行动等形式,广泛开展迎奥运志愿服务宣传教育活动,深化奥林匹克精神,倡导“人文奥运”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营造首都文明新风尚。
 2.召开北京志愿者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诚邀社会各界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总结回顾北京志愿服务工作发展历程、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展示北京及有关国际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启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公益实践运行计划、成立2006年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志愿服务总队、发布《志愿北京宣言》等内容,整合北京志愿服务资源,共商北京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大计,提高社会各界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度和对志愿者的认可度,为推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和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营造氛围,积蓄力量。
 3.开展第六届北京青年志愿服务行动评选表彰工作,加大对长期参与北京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优秀集体、个人以及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优秀项目的宣传和表彰力度,树立典型,弘扬志愿精神,凝聚志愿者人才。
 4.启动“‘志愿北京’2005十大志愿者评选活动”,按照单位推荐或自荐、大众投票、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依托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挖掘、组织各个领域志愿服务典型个人参加评选活动,表彰先进,营造志愿服务良好氛围。
 5.开展“我的世界、我的梦想”主题征文活动,展示北京志愿服务事业丰硕成果,纪录志愿服务心路历程,挖掘志愿服务内涵、畅想2008年奥运会,探索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6.配合各项工作推进,围绕“志愿北京,服务奥运,共创和谐”主题,通过在北京电视台、北京移动电视等播放专题宣传片、在广播电台录播专题报道、在报纸刊登专题栏目、在公共场所张贴专题宣传画等形式,扩大志愿服务宣传效果。各级团组织要紧抓契机,积极协调相关新闻媒体,及时、集中对主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报道,点面结合,突出特色,挖掘典型,展示志愿者风采。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实际行动参与北京志愿服务工作。
 1.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立足城区青年志愿者组织,依托“到公益机构去”、“迎奥运北京市民讲外语”、“青春微笑行动”、“星期六志愿服务日”、“关爱工程”、“数字家园”、“健康使者火炬行动”等常规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扶贫济困、尊老敬老、帮孤助残、科普宣传等主题内容,引导广大市民以“从我做起、就近服务”为原则,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医疗保健、义务家教、信息咨询、文体娱乐、科技传播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窗口行业服务等形式多样、内容具体的志愿服务。有条件的高校、地区要组织青年学生集中开展科教、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通过集中主题活动实现牵线搭桥,帮助青年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一助一”结对关系。
 2.积极参与和谐村镇建设。针对农村地区和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立足“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工作基础,组织科技、文化、卫生、司法等专业服务队伍,坚持知识扶贫、文化帮困的原则,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培训、义诊义治、文艺演出、普法宣传等服务活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更多的青年和其他社会公众关注和支持农村基层发展,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3.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围绕“绿色奥运”主题,广泛发动和组织志愿者宣传节约、节能观念和环保理念,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发挥志愿服务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独特作用。组织志愿者积极参加绿地认养、环境保护、防沙治沙及节水节能、减少污染等志愿服务,保护北京生态环境。发动广大青少年开展护花护草护树、清除白色垃圾、清理非法张贴物、促进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等环保志愿服务。
 4、各级团组织要立足自身发展,紧抓机遇,依托“星期六志愿服务超市”、“交通安全宣讲队”、“青年禁毒志愿者讲师团”、“纳税服务志愿者”、“劝乞志愿者”等骨干力量,深入各个领域,自主开展特色服务项目,动员和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品牌项目,培养和锻造志愿服务队伍。
 (三)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团组织要站在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高度,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工作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站、志愿者服务队等模式,分阶段、有步骤地逐级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特色和发展需求的组织网络,逐步匹配志愿者组织发展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向组织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要积极完善志愿服务规范化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培训、选派、管理、服务、评估、奖励及宣传动员、项目运行、资金筹措等机制。推行志愿者网上注册或招募,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资料库,努力为热心公益事业的团体、个人搭建信息平台;推行志愿者基础培训、岗前培训等工作,提升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坚持以志愿者为本的原则,注重日常沟通交流,落实表彰奖励,维护志愿者权益,不断健全激励机制;整合各类资源,有效加强与相关系统、部门、单位、团体的沟通、交流和合作,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四、工作要求
 1.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团组织要从实践“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推进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志愿北京,服务奥运,共创和谐”主题活动的重要性,立足实际,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形成机制,切实将各项活动抓紧、抓实、抓好。各级团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就落实通知精神作出具体安排。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和开展情况总结请分别于12月1日、12月9日前报北京团市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2.要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各级团组织要紧抓契机,明确主题,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推进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根据自身实际,在推进原有工作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创新志愿服务新形式,力求取得新成效。要将志愿服务工作贴近市民、贴近大众,避免走过场,务求见实效。
 3.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级团组织要围绕主题活动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和整合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宣传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面。要加强信息沟通工作,将有声势、有特色、有实效的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上报。首都之窗、北京共青团和北京志愿者协会网站将开设专栏,全面展示“国际志愿者日”期间全市上下开展主题活动的情况。
 联系人:章彦春
 联系电话:51601208转805
 传
 真:51601367
 E-mail:zyc@bjyouth.net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志愿者协会
 2005年11月23日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