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志愿服务,迎接奥运——2004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世纪坛隆重举行。北京市副市长、奥组委常务副主席刘敬民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敬民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志愿服务
迎接奥运——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对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倡导互助友爱新风,塑造城市文明形象,传播奥运理念,积极凝聚社会力量为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做出新贡献,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国际公认的一个城市文明水准和市民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有了21年的光辉历史。多年来,经过不懈努力,积极实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代一代北京志愿者在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服务中,锻造了优良的品质,无论是参与亚运会形成的亚运精神,还是投身大运会形成的彩虹精神,都是北京志愿者对志愿精神的大力弘扬和充分展示。他希望广大志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美德,弘扬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广泛赞誉,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一面时代旗帜。他相信这次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志愿者投身“新北京、新奥运”的热情,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敬民市长希望大家能够在建设新北京、迎办新奥运的工作中展风采、做贡献。他说,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之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北京加紧筹备奥运工作。市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明确指出,今后几年北京各项工作的主题是“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今年,随着雅典奥运会的举行,我们将迎来
“奥运北京周期”,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进入倒计时。北京奥运筹备工作将加速向前推进。北京将进一步成为全国人民和世界关心瞩目的焦点。
“新北京、新奥运”为北京志愿者工作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课题,也提供了进一步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北京志愿者要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的志愿精神,举全市之力为实现
“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做出新的贡献。
他要求大家自我参与,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锻炼成长。社会实践是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北京志愿者工作已经成为广大志愿者投身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广大志愿者要想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既可以增加对国情的认识、对社会的了解,也可以经受锻炼,锻造优秀品质,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中,志愿者通过奉献爱心、贡献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正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志愿者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祖国和人民的由衷热爱,增强了投身实践“新北京、新奥运”宏伟战略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广大志愿者要注重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加强学习,在广泛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敬民市长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高尚的事业,是一项富有生命力和很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事业。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将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面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宣传发动、锻炼队伍、倡导风气;二是服务行业的志愿活动,旨在加强业务训练和推动行业文明;三是专业志愿服务活动,经过几年实践,选拔一批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直接为奥运服务。可见,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围绕“新北京、新奥运”主题、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办好新奥运的重要工作,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在政策、资源上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形式,努力使其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骨干作用,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切实把广大青年和市民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广泛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中去。要根据社区群众的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的志愿活动,使志愿者成为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不断形成好的活动项目,推出一批志愿者参与热情高、吸纳社会力量强、社会服务效果好的品牌。要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规模宏大、相对稳定的志愿者大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勃勃蓬蓬地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敬民市长鼓励大家高举志愿服务的旗帜,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新北京、新奥运”的宏伟实践中做出新贡献、展示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