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局、总公司、大专院校、市直属单位团委(团工委),各区、县教委团工委:
为庆祝“12·5”国际志愿者日,积极实践“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进一步营造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进“志愿北京”整体工作的开展,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志愿者协会定于“12·5”期间,在全市各级团组织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迎接奥运”国际志愿者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志愿服务
迎接奥运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今年3月,北京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全面启动。在近9个月的时间里,全市开展了规模大、影响广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社会参与面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持续高涨起来。在此形势下,作为全世界志愿者的盛大节日——12月5日如期而至,北京各级志愿者组织及广大志愿者将以更加扎实的工作、良好的服务,形式多样地展示北京志愿者“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迎接奥运”的良好风采。
开展“志愿服务
迎接奥运”国际志愿者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就是要在前一阶段开展大量志愿服务,深化“志愿北京”工作的基础上,以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进一步以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工作重点,再次掀起全市迎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新高潮;同时,交流各基层组织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展示北京志愿服务工作的优秀品牌和成果,吸引更多的社会团体、组织认知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
三、重点工作安排:
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志愿服务
迎接奥运”国际志愿者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工作安排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志愿服务工作的特色,以“志愿服务
迎接奥运”为主题,精心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1、举办“12·5”公益晚会。将与有关单位合作,依托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采用公益晚会的形式,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交流联谊、展示风采的舞台,答谢社会各界对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支持,礼赞志愿服务事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2、启动“‘志愿北京’2004十大志愿者”评选活动。立足2004年北京志愿服务工作,联合相关部门,以“志愿北京
温暖心灵”为主题,全面启动“‘志愿北京’2004十大志愿者评选活动”。将按照单位推荐或自荐、大众投票、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依托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挖掘、组织各个领域志愿服务典型个人,参加“‘志愿北京’2004十大志愿者”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弘扬志愿精神,营造志愿服务良好氛围。
3、开展“2004首都大学生志愿服务风采大赛”。以“志愿服务
迎接奥运”为主题,北京志愿者协会、北京大学生体育协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将联合开展“首都大学生志愿服务风采大赛”。通过品行美、心灵美、健康美、智慧美等综合素质评比及公益形象展示,提升首都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吸纳更多的人士参与志愿服务,为培养一支成熟的奥运会志愿服务队伍奠定基础。
4、开展志愿服务理念社会推广活动。围绕“我们需要怎样的志愿服务”、“如何做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立法”等主题,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网站、刊物等媒介,以电视访谈、专场讲座、论坛、公益广告、社论社评、特刊及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全社会掀起轰轰烈烈的大讨论,传播志愿服务精神、理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人支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5、举办团体会员招募活动。立足北京志愿者协会团体会员入会工作基础,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入会程序,加强指导服务,并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团体会员风采,促进团体会员沟通交流,加大北京志愿者协会的宣传与推广,吸引更多社会公益团体、组织、机构加入协会的大家庭。
6、有效推进各项常规志愿服务项目。加强对“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北京市民讲外语”、“周末公益讲堂”、“数字家园”、“到公益机构去”等常规性志愿服务项目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了解服务状况,评估服务效果,加强对志愿者的相关培训;努力挖掘工作中典型人与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加强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受服务对象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掌握新的服务需求,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7、全面启动“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计划。按照团中央“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计划的指导精神,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旨,联合北京市老龄委、关工委、少工委等全面启动“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工作。将依托团市委、北京志愿者协会网站和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以及各区县电视台、广播台、报刊等媒介,通过项目介绍、活动展示、专题报道、主题访谈等形式,大力宣传“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让广大中老年人了解、支持乃至力所能及地参与此项计划,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爱心助成长”活动氛围。要逐步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健全市、区、街、社区四级报名注册网络,建立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重点的志愿者资源库,逐步储备丰富的志愿者人才。要结合志愿者报名、注册机制,为中老年人参与此项活动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更好地创造条件鼓励“五老”志愿者参加活动。要围绕“假日”、“宣讲”、“护苗”、“监查”、“关爱”等专题,结合原有工作,探索性、创造性开展志愿服务项目。要坚持点面结合、分类指导的方式,在东城、朝阳、宣武等区实行试点,其它各区、街、社区稳步跟进,合理把握“供需”双方,有侧重地开辟、拓展服务项目,创出特色,树立品牌。
8、组织开展“迎奥运岗位做贡献”、“共建首都交通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市政园林、旅游、公交等系统志愿者在立足岗位奉献的基础上,发挥业务优势,开展迎奥运志愿服务宣传和“迎奥运岗位做贡献”、“共建首都交通文明”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9、各区县团组织因地制宜,加强志愿服务机构建设,自主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各区县团组织要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结合地区实际和志愿工作特色,以12·5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坚持“建设与活动”并举,健全组织,调配人员,开发项目,大力加强志愿服务专门部室建设。同时将推进全市整体工作与拓展本区特色服务有机结合,务求实效地开展大型迎奥运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营造本地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深化“志愿北京”的各项工作。
四、工作要求:
1、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团组织要从实践“新北京、新奥运”、营造北京文明新风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迎奥运国际志愿者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和推进“志愿北京”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领会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立足实际,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切实将12·5期间各项活动抓紧、抓实、抓好。
2、要精心组织,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各级团组织要紧抓契机,明确主题,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推进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根据自身实际,在推进原有志愿工作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创新志愿服务新形式,取得新成效。要将志愿服务工作贴近市民、贴近大众,避免走过场,务求见实效。
3、要加强沟通,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各级团组织要围绕“志愿北京”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和整合本单位宣传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面。要加强团系统内的信息上报工作,将开展的有声势、有特色、有实效的工作信息及时上报。同时,首都之窗、团市委网站、北京志愿者协会网站将开设专栏,展示12·5期间全市上下广泛开展迎奥运志愿服务的情况。
联系人:章彦春
耿珊
联系电话:66172872
66150672
传
真:66156717
E-mail:zyc@bjyout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