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明曾就职于英国五金太平洋有限公司、北京佳宸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外企公司,任职部门经理。2006年5月加入北京志愿者协会外企分会,成为一名外企志愿者。2006年7月报名奥运驾驶员专业志愿者,2007年9月作为骨干志愿者参加“好运北京”赛事服务,并担任外企志愿者服务团队队长,带领队员出色圆满的完成服务任务。
曹学明同志长期在外资企业工作,多年来热心公益,默默坚持利用个人休息时间、自觉参与多项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在她心中,志愿者看似平凡但却神圣,做好志愿者工作是自己最感荣耀的事。她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在组织和参加各类日常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1995年至今,她坚持每年通过密云二中的老师,资助至少一名该校的学生2000元/人学费,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一名学生(王鹏)成绩优秀,考入了清华大学(媒体上有报道)。
2006年,北京志愿者协会外企分会成立。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曹学明第一批报名成为外企分会的成员。她积极参加了包括微笑北京(外企志愿者携手高校新生京城一日游)、社区环保宣传、爱心捐助孤儿、为盲人讲电影、帮孩子学习阅读等专项活动超过20个。在参与各类日常志愿服务工作中,她尽己所能、身体力行、充满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自觉协助活动组织者对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进行管理和相关事务的协调。
北京奥运会她再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对奥运、对志愿者事业的承诺,将志愿者作为自己一项最神圣的职责、全身心投入其中。
2007年8月,她参加“好运北京”体育赛事服务。为保证外企团队的服务时间,她专门向公司请休事假1个月,同其他16位外企队员并肩作战。因为休假,位于关键职位的她,个人收入损失巨大。服务期间,她在服务质量、服务意识等方面严格要求,这些都影响着身边的队友。与此同时,她自觉承担起了16人团队的现场组织、任务分配等管理工作。在她的直接影响和义务组织管理下,每位队员都悉心维护团队荣誉,严格保证团队服务质量。来自不同外资企业的队友互相关心、建立起深厚友谊。在共同圆满完成测试服务任务的同时,她发起建立起“外企明星队(FESTAR)”团队架构,为奥运会期间团队力量集中有效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008年年初,为全身心服务奥运,她辞去了已工作了12年的外企公司,利用奥运会前各类培训实践的间隙,在打工子弟小学当上了英语教师志愿者。她致力于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英语基础,义务奉献到孩子们放暑假。
2008年7-8月,本该作为一名奥运会驾驶员、服务NOC团队官员的她,因团队管理者临时变动,毅然担任起队长职责。为此,她克服身体的病痛,付出了更多的辛劳,舍弃了更多服务一线的机会,承担了更大的责任。连续40多天,她每天最早来、最晚走,不仅是外企明星队的楷模,也是整个车队中最令人敬重的人之一。在她的组织和管理下,外企队员们出色圆满地完成了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08年10月,她被评为“市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优秀志愿者”。奥运会后,她致力于奥运志愿成果的转化,更加积极在外国公司和外企员工中倡导志愿服务意识和理念,更加努力树立和宣传FESRAR品牌,推广外企志愿者精神,展示外企志愿者风采。
除了参与奥运专业志愿者活动,曹学明还参加过多项外企志愿活动,如“老社区,新绿色”、“帮助孩子爱上阅读”、“FESCO植树活动”等,每次她都会对“志愿者”有加深刻的理解。曹学明曾说:“志愿者活动就是这样,要经历过,才会感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