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人物 > 优秀志愿者 > 优秀志愿者:岳崑

优秀志愿者:岳崑

日期:2010-12-15      来源:志愿北京

  岳昆,女,共青团员,本科,爱好体育运动。现任奥世宏达(北京)国际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绿手套户外探索俱乐部会长。

  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一直是她不断追逐的梦想,在就读大学期间,担任学生会活动部长期间,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她亲身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光荣,感觉我们要大力发扬青年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把“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口号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

  1999年,岳昆走出校园成为了一名企业策划,在工作之余,偶尔也参加一些社会志愿者组织的活动,虽然那时的她还不算是一名真正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但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许多和她一样志同道合的人,愿意用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人提供帮助。在他们的身上,她看见了人性的真诚和善良,看见了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也许看到的不是全部,但仅仅就是这些,就足以感动和驱使她。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一己之力去对社会敬上微薄之力量。

  2003年,岳昆有幸进入《体坛周报》工作,在一个偶然的工作机会中,发现了澳洲的“体育志愿者”这一个称谓,通过了解:“从1995年开始在澳大利亚每年有约及150万的‘体育志愿者’义务来澳洲的各类体育协会和俱乐部服务,每年服务达2亿人次。包括组织群众体育活动,推进技术辅导、场地设施建设和维修以及向社会集资等工作。在当时的中国却还未建立类似这样的机制或机构,于是爱好体育运动、向往大自然的岳昆,萌发了要在中国建立类似这样机构或组织的想法。《体坛周报》的工作为这个理想实现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但是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资金。

  2004年为实现这一理想,岳昆决定创业。独立创立了奥世宏达(北京)国际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希望凭借先进的运动行销理念、专业的推广运作手段、丰厚的市场资源以及卓著的商业信誉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体育赛事及活动。开始的道路非常的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岳昆受到了许多朋友及师长的支持和帮助。受恩勿忘,报恩于行。经过了一年的筹备,在2005年伊始,岳昆开始联合多家户外运动俱乐部和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开展了“山地户外运动技能技巧公益讲座,为超过30000人提供登山知识宣传、普及服务。为户外运动爱好者交流和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平台。除此之外,还不定期的将讲座活动与志愿者活动连接起来,多次举办 “环保低碳、尊老敬老、帮助贫困学生、关爱癌症患者等公益志愿主题活动,让更多的普通驴友、户外运动爱好者成为了社会志愿者活动的一份子。这为她要建立“中国体育志愿者”组织的梦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心中有爱,有责任,并且信心满怀,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岳昆不忘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从2005年起,她联合在“山地户外运动技能技巧公益讲座认识的有志之士,成立了绿手套户外探索俱乐部。开始尝试让青少年在大自然中以山地户外运动的形式提高综合素质、塑造人格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效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及好评,使千余名青少年从中受益。在绿手套户外探索俱乐部的模式运作下,岳昆为北京市、青海省、福建厦门市、山东省海阳市等多地市政府无偿提供了青少年户外运动营地的规划建议书,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积极响应。不仅为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建立“中国体育志愿者”埋下了伏笔。

  2005年,是岳昆关键的一年,她不得不面对事业上的转型,奥世宏达和绿手套户外探索俱乐部频繁的公益性活动,使得资金方面再次面临了窘境,另一方面还得面对社会上对类似绿手套户外探索俱乐部这种非官方组织的重重疑虑。非盈利性公益活动的开展越来越举步维艰。就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岳昆想到了放弃,那一刻对她来讲是真的进退维谷了。北京登协的一个朋友建议岳昆去西藏散散心,并且推荐给她一个神秘的地方“普姆雍措湖”。就是这个一个小小的建议,使得岳昆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在距西藏拉萨西南300多公里的蒙达岗日雪山脚下,普姆雍措湖就在这里。这里还有一个距离天堂最近的村落——“推”村,海拔5070米。推村共有37户居民,150余口人,其中学龄儿童近40余名,由于推村中一所小学校已废弃,仅有18名孩子在40公里以外的隆达镇上学习,其余均辍学在家。推村尚未通电,居民日常生活处于近乎原始的自给自足状态,除2005年一只中日联合登山队意外经过那里外,几乎没有外人到达。这一场原本的散心,被岳昆演变成了一场海拔最高的公益活动——“照亮天上的村庄”。

  在此之前参加这次活动的成员们都不了解“推”村,缺乏那里的详实数据、资料,加之2006年春节临近,岳昆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去进行公开的物资募集行动,她个人出资155000元钱,分别在北京和拉萨等地购置了3套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卫星电视接收器和电视机等设备,并在西藏登山界的朋友的帮助下将所购物资运抵推村。就在2006年这个零下30度的除夕,世界上最高村落的村民第一次用上了电灯,第一次看见了打开了电视机,看见了荧屏上的大千世界。岳昆和她的伙伴们为“推”村送去了现代的文明,当村民们面对电视机的那种好奇,面对食物的那种渴求,吃下亲手包的饺子后羞涩的笑容……那些淳朴的眼神对这次活动的参与者们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使得他们永生难忘。真情、关注、支持、帮助,岳昆和她的伙伴们用真诚点亮了天上的村庄。

  也就是这一刻,岳昆选择了坚持!我们在社会中,毕竟还是需要真情的付出和无私奉献的,看看千千万万名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不计回报,不计功利的行为。为的就是将爱传递下去,为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07年、08年、09年“推”村的孩子们在温暖中度过了春节;绿手套户外探索俱乐部也在岳昆的坚持下,常年开设了社会公益志愿者的招募活动,在高原、在村落、在孤寡老人的家里,在癌症患者的身边,在弱小动物收留中心炽热的爱在传递着、延续着。

  之后的四年里,岳昆尽可能的在公司正常运作的同时,利用社会各界的帮助这个干练而赋有理想的女子,个人出资二十余万元,无偿的为我国公益山地救援事业提供宣传、教育、救援、技术培训、装备提供、后勤保障、对外交流等服务。一个朋友问她,“你就不图个回报?”她说:“在实现自我理想的同时,以助人为最大的快乐,我很满足。“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以渔。”

  岳昆没有做太多的事,可近十年来她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从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孩一路走来,凭着这份难能可贵的持之以恒,开拓出了一片美丽的人生。

  未来,岳昆为自己许下新的目标:编写针对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的山地户外运动科普读物;筹备拍摄寓教于乐、老少皆宜的野外生存技能技巧动画片;策划世界上第一个以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登山运动电子竞技网络游戏及周边产品;通过针对青少年活动,持续开展体育志愿者活动,建构我国的非盈利性体育志愿组织,完善我国群众体育的服务体系,为中国体育事业提供综合完善的服务保障,而不仅仅是为了某一项赛事。

  岳昆希望通过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更多的青年人能和她一起认识自我、发挥自我、提升自我。希望每一个青年人都把自己的目光从物质世界中摆脱出来,让自己的眼光在更高的境界上展开: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花之初放,如雄狮之矫健,是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青年志愿者之于和谐社会,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是爱心之水,和谐之源。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份奉献都同样高尚。     

  正如市场经济的活力不是从某一个中心产生出来的一样,市场经济要调动的是所有的市场资本和所有人的活力。志愿行动也绝不是从一个地方冒出来,而是要形成一种全社会的参与和普遍的规范――这是文明世界的价值尺度,和谐社会的通行货币。同样,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不是仅仅依靠我们就可以实现,但是需要我们的每一个人的奉献。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