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人物 > 优秀志愿者 > 北京市万名“孝星”王辉个人事迹

北京市万名“孝星”王辉个人事迹

日期:2012-10-23      来源:志愿北京

王辉 

  王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父母都是工人,他记得小的时候父母两人的工资加在一起还不到100元钱, 他还有一个哥哥,一家四口就靠着不足百元的工资生活,贫困的生活并没有让王辉去抱怨和不满,相反却培养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虽然生活贫困,但父母从小就教育他再穷再苦都要走正路,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能去做;人穷但不能志短,贪小便宜的事不能去做。父母不仅在对待金钱方面给王辉树立了榜样,同样在道德范畴,尤其是孝敬老人方面也树立了榜样。

  在王辉还上小学的时候,爷爷奶奶的身体不好,虽然爸爸一共有9个兄弟姐妹,家庭条件也都比他家要好些,但爸妈还说毅然把爷爷奶奶接到了他家来居住,爷爷当时不知道患上了什么疾病,双腿使不上力量,得有人搀扶着才能勉强的挪动,有一次爸爸妈妈都没在家,爷爷要上厕所,他说:“爷爷我来扶着你”。爷爷当时不能走太远的路,所以每次上厕所就是用痰盂在屋里来让爷爷使用。他扶着爷爷挪到了痰盂前,当爷爷上完厕所后,他要扶爷爷起来,爷爷是一名身高180多,体重将近200斤的壮汉,当时还在上小学的他让爷爷扶着他的肩膀,他用力的向上顶着爷爷起来,爷爷的身高和体重对他来说真的犹如一座山一样,一点点、一点点他费力地撑起爷爷,就在爷爷快要站起来的时候,爷爷一个趔趄,他赶快一把抱住爷爷的腰,用力的靠在墙上顶着爷爷不让摔倒,可这一个趔趄把痰盂也都踢翻了。他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把爷爷送到了炕上,满头大汗的他又赶快拿来扫把和沙土清扫着地面。爸妈回来以后知道了这些,她们既高兴又心疼,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骄傲地对父母说:“我要向爸妈学习,要孝敬老人”。

  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姥姥由于脑血栓后遗症,半侧的身子偏瘫,妈妈毅然辞去了工作,把姥姥接到了他们家,每天专心的伺候她,王辉放学或休息的时候,就陪姥姥说话,给她按摩偏瘫的身子,让血液能循环的更快些,减缓她的肌肉萎缩。上了大学以后,也是他人生中经历的特殊事情比较多的日子,从一个小县城来到了祖国的首都,他没有去看那些名胜古迹,而是去一家家大医院、大药房询问着:什么药治脑血栓最有效啊?怎么样能让偏瘫的身子恢复功能啊?他是1998年上的大学,那时家里每个学期只能给他800元的生活费,他省吃俭用攒下钱来,等放假的时候给姥姥买几盒药回去,最终,姥姥在他们家住了8年后离开了。

  大学的一个寒假,他回到了家里,跟父母共享天伦之乐,可是我发现妈妈每天都在吃着药, 并且经常有痛苦的表情,原来妈妈患了胆结石病,这几个月以来疼痛加重。他拉着妈妈到县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说妈妈的胆结石属于泥沙型,不通过手术排不出来,并且在他们的县医院做不了这样的手术。他毅然做出决定,买了第二天的车票带妈妈来北京作手术,在妈妈术后期间,需要有人24小时护理,看着输液情况、接大小便,每个晚上他都极力地与瞌睡作着斗争,看到吊瓶里的药水快没了,就去叫护士来换药;妈妈想要接手,他就把接便器给放好,方便完后他再去冲洗、擦拭干净;冬天室内开展暖气比较干燥,他就不断地用棉签沾着温水给妈妈擦拭嘴唇。白天了,爸爸让他去睡觉,他说不困,还要给妈妈做按摩,以防止她得了褥疮,妈妈只能平身躺着,所以每次按摩时只能把手伸到身子底下,在承受体重重压的同时,还要让手指活动起来做按摩,每按摩一次都会满头大汗,手指被压得和累得非常酸痛,他实在困的不行了,就在医院找个长椅睡上23个小时,在他和爸爸的精心护理下,妈妈终于健康的出院了,直到现在她再也不用吃护胆的药了,也不再疼痛了。

  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了北京工作,父母的年龄已经不小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了,为了能更好地照顾他们,王辉把他们从老家接到了北京与他生活在一起,在北京的几年生活中,他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他们说话,排解他们的寂寞感;老家的退休金只有几百块钱,他每个月都从虽然不太多的工资里拿出来一半给父母,让他们不用为生活去担忧;随着季节的变化,王辉会领着他们去商场,给他们购置换季的衣服鞋子;他的工作比较忙,基本没有休假的时候,他就安排好旅游团,让父母随团出去旅游放松心情;周末的时候,他会带着父母去一次饭店,吃一些平时在家里不太容易做的饭菜。久而久之,邻居和朋友们见到父母都会说:“你们养了一个好儿子啊!真孝顺啊!”,每每听到这些,父母的脸上都会洋溢出幸福的笑容,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他的心底里也有一种幸福感,他要继续做好孩子对父母的孝敬,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开心、更快乐、更幸福!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