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人物 > 优秀志愿者 > 北京市万名“孝星”李鹏飞个人事迹

北京市万名“孝星”李鹏飞个人事迹

日期:2012-10-23      来源:志愿北京

李鹏飞

  李鹏飞,出生于1987年,河南人,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益项目部的主要负责人。2008年至2012年期间,在河南工业大学就读,现已毕业。2011年11月进入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职期间,主要负责铁血老兵志公益行动的策划、执行等工作。

  一.主要事迹

  2011年7月,利用暑假时间组建“追寻红色记忆”实践团走访豫东地区数百名抗美援朝退伍老兵,受到中国新闻社、河南电视台报道等报道,荣获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表彰;

  2011年11月,进入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4月,调至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益项目部,负责铁血老兵志公益行动的策划执行工作;

  2012年4月,配合CCTV7-和平年代栏目采访原华东军区“防空军战斗英雄”张菊明,此次拜访是铁血老兵志第二次公益行动;

  2012年5月,在海淀志愿者嘉年华上负责铁血老兵志公益团队的宣讲工作;

  2012年5月,在第三届北京青少年公益节上负责铁血老兵志公益团队的宣讲工作;

  2012年5月至6月期间,拜访慰问京冀地区退伍老兵十余名,吸纳培训铁血志愿者二十余名。

  二. 事迹详述

  2012年,在公司创始人及CEO蒋磊的发起倡导下,铁血科技积极践行“北京精神”,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前去走访慰问了多位抗美援朝老英雄,为退伍老兵送去关爱的同时,积极弘扬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主题旋律,这也标志了铁血老兵志公益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在铁血老兵志公益活动开展期间,李鹏飞同志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每一次慰问老兵的行动中来,从采购看望老兵慰问品的一丝不苟,到事先与被拜访对象沟通时的诚恳耐心,再到深入农村拜访慰问老兵时的积极主动,任劳任怨,都体现他积极参与敬老、爱老、帮老、扶老活动的坚强毅力和奉献精神。

  退伍参战老兵是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这些老人们是民族的英雄,历史的创造者,我们通过走访、慰问、捐助抑或其他都是对老人,对过去的一种敬意的表达方式。关爱是无价的,关爱的薄与厚也绝非金钱所能衡量。在各级领导的帮助指导下,李鹏飞同志踏踏实实做好对老人们的关爱慰问工作,及早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好及时的修正和改善。

  因为关爱老兵的活动时面向全国,在铁血网这一军迷聚集的平台,有很多对老兵群体特有感情的网友。铁血网发起慰问老兵,抢救历史的活动,只是希望各地的志愿者们走进各地的老兵,每一个为老兵付出,对历史尊重的志愿者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但是公益活动向志愿活动的转变并不是那么容易。与其他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不同,铁血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一个特殊而又伟大的群体,他们对国家,对民族有过特殊的贡献,他们在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浴血奋战,在繁荣稳定的和平年代默默无闻,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的故事和遭遇并不为人知。我们希望在慰问老兵的同时,能更多地将抗战年代,珍贵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英雄事迹保存下来,而现在老兵的记忆力都不抵早些时候,这个抢救历史的过程是相当困难。并不是每一个有爱心的志愿者都可以独立完备地完成志愿任务。李鹏飞同志结合自己实地走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志愿者指南》,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爱心人士走进来,走近老兵,抢救革命事迹。《志愿者指南》目前发表在铁血网老兵志专题活动页面上,很多关心老兵,关注老兵公益在看到《指南》之后,积极报名,现在志愿者的人数已经突破了50人。

  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李鹏飞同志那是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主动带领十余名学生赶赴豫东地区,拜访农村的抗美援朝退伍老兵。今年,恰逢共青团成立90周年,李鹏飞同志趁着返校办理毕业手续的空档,积极和其母校河南工业大学合作,组织三十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成立2012年的拜访老兵志愿服务实践团,新一轮的拜访活动又要开始了。与去年不同,今年这个大学生团队有了新的口号——纪实铁血老兵,抢救抗战历史。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李鹏飞同志发扬党员带头作用,积极呼吁其他党员团员加入进来,体现了党员团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带头意识,更好地维护和树立了党的形象。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这既是利国利民的善举,又是利家利己的好事。作为青年人,是国家的脊梁和主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全社会应该提倡的大事。而老兵是祖国的功臣,关注他们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他们的晚年,像李鹏飞这样的青年党员,走近老兵,注重老兵们的心理健康,聆听一下他们对过去历史的侃侃而谈,即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也同样将许多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保存下来,从老兵身上采集上来的精神史料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这也是协助老年人参加力所能及和对后代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不但提高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