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人物 > 优秀志愿者 > 北京市万名“孝星”关婷个人事迹

北京市万名“孝星”关婷个人事迹

日期:2012-10-24      来源:志愿北京

服务透析患者

组织青年人为老人举办重阳节活动 

  关婷,女,中共党员,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团员、北京大学社会工作奖等。2009年从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后,成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名普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她心怀大爱,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当代青年的敬老爱老之心。

 聆听老人心声,送去安慰与支持

  一位倍受尊敬的美国医生在他的墓志铭上写道: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翻译成中文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很多的病痛,再高超的技术都无法解决,但是往往一句关爱的话语便能减轻患者的心理上的疼痛,让患者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作为一名医务社会工作者,关婷深知自己的角色与职责,她来到透析老年患者身边,以执着、温暖和热忱之心,聆听他们的生命故事,成为他们的照顾者和支持者。她与老年患者陪伴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并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协助解除老年患者心理情绪上的困扰,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医护人员沟通,配合治疗,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此外,她还与临床科室积极配合,设计开展透析老年患者和家属的病友互助活动,成为活跃在老年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重要桥梁,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这些服务也得到了患者的积极反馈,正如一名透析患者所言:“这真是极大的舒缓了透析中给我们带来的疼痛,也给我们带来了信心。这让我感觉到我们并没有被社会所抛弃,社会大家庭是温暖的,我们并没有被大家所忽略,还有很多人是时刻记挂着我们的。”此外,关婷还积极带动身边的人,培训拥有社会工作和医学背景的青年人,为老年透析患者提供陪伴服务。

  在透析老年患者陪伴服务开展的同时,关婷还在医院的老年病房、特需病房等二十余个病房中,设计开展了为住院老年患者提供图书借阅的志愿服务。该项目不仅丰富住院老年患者的住院生活,同时也缓解老年病人对疾病和医院紧张气氛的恐惧和忧虑,使他们获得精神、心理上的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将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带到社区老人身边

  在为医院内患者服务的同时,关婷还积极与院外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老干部活动站取得联系合作,结合社区老人需求,将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与医疗服务带进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慢病防治与管理的义诊、健康知识讲座等服务。

  这些健康知识服务,不仅得到了社区老年患者的积极反馈,也得到社区家庭的广泛赞誉。正如一名社区老年患者的感谢信所言:“你们在百忙中挤出时间送医进社区,为老人服务,充分体现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宗旨……辛苦了你们,却幸福了最基层的民众。平日里,我们小区居民,特别是老同志在贵院就医,受到你们的多方关照和医生们的精心治疗。亲身感受到你们认真贯彻党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

培养青年的爱老之心,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医院每年会组织医院退休员工进行健康查体,由于很多老年人年岁较大,行动不便,又没有家人陪伴,健康查体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便。为了协助医院退休员工进行健康查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人性化服务,关婷还特别组织了青年志愿者开展老年人查体关爱服务。为在检查过程中上下床不方便的老人提供搀扶、在等待查体过程中,陪伴老人,提供情感支持等。这项服务不仅得到了退休老人们的广泛赞誉,更是培养了青年人的爱老之心。正如一位青年人所言:“能为老前辈老功臣们服务,我感到万分荣幸,同时,心中也更多添了几分责任感和敬畏心!在他们有微小需要的时刻,我们有责任给他们全心全意的帮助和关心,让他们能时刻感受到医院的温暖。

  在去年的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为向这些老年志愿者们献上最诚挚的问候与祝愿,也希望通过青年志愿者与老年志愿者的交流、互动,可以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不断延续下去。关婷还特别和青年志愿者共同组织了“岁岁重阳敬老情点点关爱志愿心”活动,让青、老年志愿者们共同欢度重阳佳节。应重阳节喝菊花酒的习俗,在场所有青年志愿者以茶代酒,敬在座的老年志愿者一杯,让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在重阳知识竞答环节,青、老年志愿者团结合作、踊跃举手。在放飞心情环节,青、老志愿者借由纸飞机,声情并茂地分享了各自在服务岗位上的不同感受,同时也对医院志愿服务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老有所为,让更多的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

  在为老人设计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为了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在退休之后发挥余热,真正的实现老友所为,关婷还积极与医院退休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招募了70余名的退休老人,鼓励他们走出社区,参与志愿服务,为患者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在培训中,关婷积极鼓励老人们,为社会做贡献不分年龄大小,都是每个公民的权利,鼓励老人们要发挥优势,努力实现老有所为。

  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些经过培训上岗服务的老年人共为医院奉献了1939小时的志愿服务与爱心。这些志愿服务工作,不仅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更是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了第二人生价值。正如一位退休的社区老人在成为医院志愿者之后所言:去年,我有幸成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志愿者,在此期间,社工部的领导和同志们给我以热情的接待。温暖的话语使我倍感亲切,干劲倍增。我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广大患者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使我心理感到非常愉悦。感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实现志愿者服务他人,幸福自己的价值。

  为老年人服务之路仅是刚刚开展,目前关婷还在设计开展更多的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的践行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尊老爱老美德。

 

 

 

一键分享:
没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