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志愿者注册 / 志愿团体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人物 > 优秀志愿者 > 北京志愿者宋薛宣事迹

北京志愿者宋薛宣事迹

日期:2012-11-15      来源:志愿北京

 

宋薛宣

宋薛宣志愿服务中 

  宋薛宣, 男,汉族,195711月出生,大兴区新华书店宋记开锁服务中心工作。

  简要事迹:宋薛宣开展学雷锋活动31年,在每年的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助残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都会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服务项目包括:理发、厨具维修、家电维修、修锁、配钥匙、修自行车、修表、修鞋等。1987年,他发起组建了“大兴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并任队长。25年来,服务队学雷锋做好事,利用节假日下社区、部队、农村、学校,为群众义务服务38万人次。服务队今年为四川灾区捐款21600元,成为大兴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进旗帜,曾获得“北京市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他把扶残助残视作义务、光荣和快乐,为残疾英雄潘月兰老师发放“终生服务卡”,推着她到天安门看升旗仪式,服务队为120户特困残疾人发“优惠服务卡”,开展“1+1亲情互助活动”,定期登门为10户特困残疾人上门服务,他们设“爱心筒”为残疾人收集近万个矿泉水瓶。

  曾获荣誉:曾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社区志愿者之星。

  北京志愿者宋薛宣详细事迹材料

  北京志愿者宋薛宣志愿服务心得

从小事做起,雷锋精神永传后世

——北京志愿者宋薛宣详细事迹材料

  宋薛宣,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0余年,现任大兴区文明使者、大兴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在每年的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助残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都会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服务项目包括:理发、厨具维修、家电维修、修锁、配钥匙、修自行车、修表、修鞋等。  

  当兵期间学会修锁技术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平时,宋薛宣总喜欢哼唱这首歌,甚至把手机铃声也设置成了这耳熟能详的旋律。他说,自己矢志不移“学雷锋”,与这首歌有关,与在部队的经历有关。

   宋薛宣出生在山西稷县一个农民家庭,19岁时参军,成为北京卫戍区某部一名普通战士。入伍的第4天,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雷锋精神,第一次学会了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宋薛宣被雷锋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我觉得雷锋太伟大了,我要向他学习。”回忆往事,宋薛宣依然十分激动。

   从那以后,宋薛宣从身边小事做起,帮战友洗袜子、清扫食堂、捡牙膏皮、补羽毛球拍……学雷锋“越学越上瘾”的他为了更好地服务战友,利用业余时间学补鞋,学修车,连后来他赖以谋生的修锁配钥匙,也是那时候学会的。做好事越做越多的宋薛宣成了连队上的名人,还因此被评为“学雷锋标兵”。

   1983年,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历练了5年的宋薛宣退伍了,回到了老家。可家中的窘境却让这个血气方刚的汉子坐不住了:几间茅草房,存款不足几百元。深感肩上担子重的宋薛宣怀揣15元钱,再次来到北京“闯天下”。

   9个个体户组队学雷锋

   刚到北京那会儿,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宋薛宣的“雷锋梦”一直没断。 1987年,他参加了一个学雷锋活动,结识了8个同样热心公益的个体户,提议成立一个服务队,并推举他为队长,就这样大兴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第一次做好事,宋薛宣就领着大家回到自己的部队。战友们一看,喜笑颜开,“‘雷锋’又回来啦!”

   从此,服务队走大街串小巷,走进社区单位发挥自己的手艺特长,把雷锋精神洒向整个大兴。有一次,宋薛宣在修锁时,发现两个残疾人在路边捡矿泉水瓶,经过打听他得知了这两人是对夫妻,一直靠捡废品为生。“他们这么困难,我怎么帮他们呢?”想着这个问题,宋薛宣每次外出时都会下意识捡很多矿泉水瓶回来,服务队的队员也跟着做,慢慢地,瓶子越捡越多。这些年,服务队为夫妻俩捡的瓶子不下10万个。

   终身服务卡赠残疾教师

  宋薛宣的家,是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中心,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活动中心正面的墙中央,一幅雷锋画像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字格外醒目。一面锦旗的“脚”下还有一张终身免费服务卡,写着赠给潘月兰老师的字样。宋薛宣说,这是服务队发出的唯一一张终身免费服务卡。

   1994年,宋薛宣认识了潘月兰,见她身体残疾生活不便,就经常上门帮助她。直到2003年,老宋才得知潘月兰是那名在火车轮下救学生,导致自己终身残疾 的教师。消息传到了服务队队员们的耳朵里,大伙儿纷纷响应,一致同意送出一张终身免费服务卡,卡的背面印着18名队员的联系电话——宋薛宣,修锁配钥匙; 田双文,修表;李大福,修眼镜;孙立红,理发……潘月兰一旦有需求,只要打一个电话,队员们立即上门服务。

   宋薛宣和他的队友们的举动深深打动了潘月兰,她有些激动地说,“这么些年,多亏有了他们。”而宋薛宣却说:“潘老师是我们心中的榜样!每当想到她舍己救人的事迹,我们学雷锋的热情就更高了!”

   宋薛宣带领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已经走过了25个春秋。这期间,服务队由最初的8个人发展成为正式队员33人,志愿者上万人,志愿服务次数也多达80余万次,为 上百万人送去了“雷锋般”的关怀。对此,有人曾这样评价:他们不是春风,却把温暖送进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心;他们不是秋雨,却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北京志愿者宋薛宣志愿服务心得

  我叫宋薛宣,曾是北京卫戍区51107部队后勤处的一名普通战士,是山西省稷山县翟店镇东位村人,大兴政协委员、大兴区文明使者、大兴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我代表大兴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全体队员,对大家长期以来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作为服务队的队长,我已经在学雷锋的路上走过了31个春秋。19763月,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部队正在开展纪念毛主席为雷锋同志提词13周年的活动,雷锋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学雷锋,做雷锋式的青年。在部队,我入了党。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利军利民的事。由于表现突出,我在部队荣获一次三等功、六次嘉奖,被北京卫戍区评为学雷锋标兵和学雷锋积极分子。在我看来,坚持学雷锋并不难,只要你有爱心、细心,从小事做起,就能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