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刘刚,男,汉族, 1986年12月出生,在房山长阳镇流管办高岭村来京人员和出租房屋服务站工作。
简要事迹:刘刚同志长期以来奉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志愿活动。一是在全国“两会”安保、国庆安保、十八大安保中,该同志主动参与社区的安保志愿服务,放弃休息日时间,坚持到岗到位,为百姓提供服务,维护社区稳定。二2011年冬季,刘刚同志利用工作之余,主动走访工作辖区和自身居住社区的煤气炉具取暖户,帮助取暖户查看安全隐患,进行预防煤气中毒宣传。得到了身边百姓的赞赏。三是
北京志愿者刘刚详细事迹材料
刘刚,男,汉族, 1986年12月出生,群众,大专学历,2006年12月入伍,在山西省大同市66077部队服役;2009年9月到房山区大宁学校工作;2011年4月通过公开招考进入房山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专职管理员队伍,现分派在长阳镇流管办高岭村来京人员和出租房屋服务站工作。
该同志长期以来奉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志愿活动。
一、 积极参加重大活动、政治节点的安保志愿活动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作为一名流管员,刘刚同志始终从大局出发,努力克服困难,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加重大活动、政治节点的安保志愿活动。在全国“两会”安保、国庆安保、十八大安保中,该同志主动参与社区的安保志愿服务,放弃休息日时间,坚持到岗到位,为百姓提供服务,维护社区稳定。在巡逻中他从不放过看到的一点疏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对于社区内陌生的可疑人有不轨行为的,都进行跟踪并及时上报。发现社区内的安全隐患及时反映有关部门解决,防患于未然。为安保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 工作之余志愿服务,宣传预防煤气中毒
受到工作性质的影响,刘刚同志深知,预防煤气中毒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2011年冬季,刘刚同志利用工作之余,常常穿梭于自己工作辖区和自己所居住社区的街头巷尾,走访煤气炉具取暖户,进行预防煤气中毒宣传。帮助取暖户查看烟筒接缝是否严密;烟道是否畅通;向居住者宣传、讲解预防煤气中毒的基本知识。得到了身边百姓的赞赏。
三、 北京“7.21”暴雨中组织营救170余人,并积极服务后续救援工作
不料,雨越下越大,后面赶来的多辆汽车相继被困,刘刚数次跳入水中帮助车主脱困。这时候,水位噌噌地往上蹿,刘刚大声招呼:“快,往桥上跑。”边跑他还冲着桥下避雨的人不断地打手势,示意他们也赶紧上桥。
天色渐黑,雨仍在不停的下,黑漆漆的水面上,只有3辆大巴车勉强露出车顶,每一辆车的车顶上都挤着四五十人。距离刘刚等人所站桥面最近的一辆水面最高,已经没过了车顶上人的脚面,大家乱作一团。刘刚意识到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已无法救援,于是,他迅速跑向附近一家污水处理厂,叫来了上百名工人,抱着厂子里作业用的六七个救生圈和数捆绳子返回到了积水现场。
在刘刚的指挥下,大家组成了临时救援队伍,分成三路:一路队员翻桥走到路边树林,将一条长绳捆在距离路面最近的一棵大树上,另一端由一名会游泳的队员送到大巴车上,拴在窗框上,会游泳的受困者便可以顺着绳子一点点地自救上岸。另一路不会游泳的“旱鸭子”队员将救生圈拴在长绳一端,抛向大巴车,力气小的受困者可以套上救生圈,再由岸上的队员们合力将他拉过来。第三路水性较好的人员,则由刘刚亲自带领,直接抱着五六个救生圈游向大巴车,逐个护送受困者上岸。
在营救过程中,刘刚发现一些被困人员中的年轻人开始争抢救生圈,许多老人、妇女和孩子只能无助地站在车顶。看到这里,刘刚凭着一身好水性,一猛子扎进水里,快速游到大巴跟前,站到车顶上后扯着嘶哑的嗓音大喊:“让老人、妇女和孩子先走,其他人等一等!”他这么一喊,先前还在争抢救生圈的年轻人立刻被镇住了,老人和孩子在众人的帮助下,最先撤离了积水现场,转移到了地势较高的地带。
忙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午,刘刚和救援人员将成功营救出来的170余名受困群众陆续安全转移。此后,精疲力尽的刘刚没有回家,而是继续参与后续救援工作,通过口述和画图的办法,一点点将水下情况告诉了救援人员,帮着指认现场被淹车辆的位置,忙里忙外。直到
就在刘刚参与救援的过程中,位于城关街道饶乐府村的刘刚家里也进了水,阳台下陷20多厘米,阳台上的门窗户框已经断裂,摇摇欲坠。他的老父亲在家里担惊受怕,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当时正在救人,事后才听说刘刚救人的事。
可以说,刘刚的做法体现见义勇为精神,体现了雷锋精神,体现了志愿服务精神,为“7.21”特大暴雨抢险救灾做出了突出贡献。
事发后,多家电视媒体、报刊、杂志、网站对刘刚英勇救人的事迹进行了采访、报导、刊登、转载,刘刚的动人事迹被广为传颂。
北京志愿者刘刚志愿服务心得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加入房山区流管员队伍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一年多来,我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在业余生活中提升自己,在把工作做好的同时,我认真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服务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上、行动上能同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自觉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本领,热心工作,工作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踏实肯干。用行动感知生活,用奉献服务社会。我的志愿服务心得如下:
一、 践行志愿服务理念,有无处不在的工作目标。
之所以说无处不在,是因为志愿服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是人人能为、时时能为,即便是老年人和儿童志愿者也同样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不是为了取得任何报酬,而是为了能在奉献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合格的志愿者。一年多来,我多次参加重大活动、政治节点的社区安保志愿服务活动,每次安保工作结束后,我都为我的付出而快乐,为政治活动、会议的胜利召开而高兴。
二、 用一颗很热的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作为一名流管员,作为一名社会青年,尤其是我参加的一些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直接接触的是老百姓,他们是最纯朴善良的人们。因此志愿者服务就应该有一颗很热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团结群众,以诚相见,以诚待人,多尊重群众,多关心和帮助他人。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共同完成目标任务。我觉得人一生的幸福感,来自对社会事业的热心与追求,来自生活中感受到的生命价值和奉献乐趣。受自己工作职责的影响,自己深知预防煤气中毒的重要性,因此,去年冬天,在工作之余,我都会深入到自己工作的辖区和自己居住的社区,入户走访煤炉取暖户,把这些住户当成自己的邻居、乡亲,帮他们查看煤气安全隐患,宣传预防煤气的知识。从而减少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促进家庭的幸福,促进社会的和谐。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觉得这就是热心。
三、 社会服务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责任。
四、 要把真诚服务社会,弘扬志愿精神作为一生的追求。
常言道: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因此我要以满腔热情、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的精神,在努力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磨练意志,为自己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面对社会,心平气和地做出一些选择,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服务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