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敬老队一直致力于敬老助老的志愿服务活动,在2012年度,敬老队秉承“奉献自己、回馈社会,尊老爱老、服务老人”的志愿理念,结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院校的优势及特色,在继承和完善往年优秀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一.敬老院慰问活动
敬老院慰问活动是校青协敬老队的传统活动。在2012年度,敬老队将寸草春晖敬老院和福寿轩敬老院选为常规服务点,每周带领志愿者前往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慰问形式包括聊天、打扫卫生、文艺节目表演等,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二.“九九重阳节,鸟巢一家亲”大型志愿服务活动
校青协敬老队与鸟巢国家体育馆合作,在九九重阳节前后,开展了历时一个星期的志愿服务。鸟巢方面举办重阳节优惠及特色活动,志愿者在全家福摄影、自行车发放、生肖座椅游戏、贵宾厅等多个服务展台提供志愿服务,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帮助。该活动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既广泛调动了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为鸟巢方面提供的志愿者的素质。此次为鸟巢国家体育馆提供志愿服务活动,使高校志愿活动走出校门,既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丰富了志愿者志愿服务经历,同时也赋予了志愿服务更深层的意义。
三.养生知识小课堂活动
校青协敬老队以关注老年人日常生活为出发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立足点,在魏北社区开展了养生知识小课堂系列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从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穴道按摩等多个专题出发,运用现场讲解、PPT展示、讲义发放、太极拳表演、豫剧演唱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向社区老人普及健康常识,传递养生理念。如今,身体健康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追求,养生理念也越来越普及,志愿者通过大量的前期准备,系统的整理相关养生知识,结合社区老人的年龄特点,以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方式,向老人普及健康知识,并在宣讲过程中穿插文娱表演以丰富活动内容。活动有效结合了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及社会发展趋势,达到了丰富老人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
四.紫竹院及社区民族韵律操推广
校青协敬老队结合民族院校的优势及特色,在紫竹院、魏北社区和北下关社区推广民族韵律操。民族韵律操由我校舞蹈学院教授编创,以《爱我中华》为主题背景音乐,并在音乐中融合了少数民族特色乐器演奏,内容为藏族、蒙古族、佤族、维族等8个民族的特色舞蹈。该韵律操民族特色强、形式优美、简单易学,适合在老年人中推广。因此敬老队将紫竹院的广场舞蹈队及社区舞蹈队作为首批推广对象,带领有舞蹈功底的志愿者教授老人民族韵律操。在强健老年人身体,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为传播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五.社区文化节活动
校青协敬老队为丰富社区老人日常生活,提高老人艺术素养,与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团及学校各社团合作,在北下关社区举办社区文化节,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节目包含舞蹈、合唱、朗诵、小品相声、乐器演奏、魔术、武术、汉服走秀等多项内容。志愿需要奉献、热情、责任感,也需要合作。在与其他组织、团体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吸纳更多有才能有热情的志愿者,从而提升活动质量,更可以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六.万寿康医院临终关怀活动
校青协敬老队将关注的焦点从敬老院老人、社区老人,拓展到医院的临终老人。敬老队将北京万寿康医院定为长期服务点,对志愿者进行前期培训,每周带领志愿者前往医院,为医院中的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医院中的老人送去关怀和温暖。需要志愿者的老人不仅仅在敬老院、社区、医院,还有很多老人也需要志愿者。我们应努力拓展服务对象的范围,为更多老人的生活带去阳光和色彩。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社会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日趋老化,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大群体,敬老助老工作显得越发重要。而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大学生作为最有朝气的一代,正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足够的能力和时间去奉献自己、帮助他人,更有责任肩负起关爱老年人、尊敬老年人的使命。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理念,服务老人,服务社会。
志愿、奉献,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