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附近有厕所吗?”“您看那边那个招牌了吗?过去就能看到。”
……
游人一拨拨的来咨询,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每天近10万人的大客流量,让这几天一直奋战在园博园志愿者服务亭内的戴雨涵几乎合不上嘴。
园博园4号门是团队通道,客流量一直非常大。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大二女生戴雨涵,这个十一期间的工作就是在4号门附近的岗亭内为游人提供志愿服务。别看戴雨涵刚刚20岁,可是做志愿者已经有6年了。
“2008年的时候上初中,开始接触志愿服务,那时候是奥运城市志愿者,在琉璃厂那边路上巡逻。”戴雨涵就此发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群人,从此也开始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上了大学以后时间更加充裕了,她几乎每周都和同学到义务献血点服务或是去松堂医院做志愿者。
听说北京园博会招募志愿者,戴雨涵立即报了名并有幸入选。从5月5日开始,至今在园博园已经服务了20多个班次,停车场、接驳车站等多个地方都曾经留下她的身影和汗水,如今她已经成了一名园博通。
记者看到,4号门志愿服务岗亭外的白板上写了不少小“窍门”,比如“卫生间请去对面红门内”、“导游图请到1、3、8号服务中心领”,还有“4号门区推荐游览路线”等,而岗亭内则写满了志愿者的签名和留言,还有志愿者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小装饰。
“在我们这个岗亭,来咨询的游客大多数是找导览图、厕所、停车场或是让我们推荐旅游路线,毕竟园博园太大了。”戴雨涵刚刚给一位游人指引了怎么找到最近的垃圾桶后抽空和记者聊了起来,而这一天除了短暂的就餐时间,她几乎就没有坐下来,嘴也没怎么停过。
“你 们这有导览图吗?”“为什么没有导览图?”正在这时,一位60来岁的老爷子来到志愿服务岗亭,听说没有导览图,口气就变得有些冲。“导览图是免费赠送的, 在1、3、8号服务中心您就能领,您顺着这条路逛下去就到3号服务中心了。”戴雨涵的同伴赶紧解释起来。在得知从这里去3号服务中心要走10来分钟的时 候,老爷子又不干了:“我是老人家了,我腰不好,”“你们去给我拿一张吧!”看着老人家越说越激动,戴雨涵和同伴商量了一下准备替老人到服务中心拿导览 图,刚刚跑出去十几米,那位老爷子又气哼哼地说不要了,边走还边抱怨着“什么服务呀”!
戴雨涵有些尴尬的看了看记者,无奈地笑了笑,又开始接待下一拨咨询的游客。
“我想去3号门,在哪儿坐电瓶车啊?”
“3号门走着也就10来分钟,没必要坐车,您看,顺着这儿过去最近了。”
“姑娘,我们领团队餐,在哪儿领啊?”
“大爷,这您得跟您的领队联系一下,这里面有好几个餐厅,您先问好了别走冤枉路。”
……
志愿服务会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戴雨涵告诉记者,当她听到游客离开前那句开心的“谢谢”时心里就很熨帖,这也是她坚持下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