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就是智能手机的入门使用,大家现在可以通过滑动解锁进入手机的主页面……”日前,在海淀区蓟门里社区的电脑大课堂上,50余位社区老人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认真聆听着讲台上的志愿“小老师”讲授智能手机的应用。作为海淀区的一支志愿服务队伍,这已经是北邮夕阳再晨志愿团队为社区老人们服务的第三个年头。
“这个电脑大课堂可帮了我们不少忙,现在我们几个老伙伴不仅人人都有微博,连微信都玩得可溜儿呢”,家住蓟门里社区的张阿姨告诉记者,“没想到退休了回到社区还时髦起来了,不仅学会QQ、微博这些网络应用,连智能手机都能玩转了,真是挺感谢这些志愿者的,让我们没落伍。”
记者了解到,北京邮电大学夕阳再晨团队成立于2011年,当时在了解了社区老人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等产品的需求后,他们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与海淀区多个街道联合发起了“夕阳再晨科技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先后在蓟门里社区、民大西路、师大北路科教所社区、牡丹园社区等多个社区开展教老人们使用电脑、聊天工具、网络媒体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3年来,志愿者们每周进入社区教授老人信息科技知识,累计开展科普活动200余次,服务老人5000余人。目前夕阳再晨志愿者团队人数已达1000余人,并集结了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各高校的志愿者,在20余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海淀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从2009年起在全市率先成立首家区级层面志愿者联合会,目前已经拥有了270余个志愿团队。今年,海淀区志愿者联合会还计划建设100家区级社区志愿服务站,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阵地在社区乡村、公益机构、旅游景点的覆盖面,为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便利。同时启动志愿家庭行动计划,营造志愿服务社会氛围,倡导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参与志愿服务的理念。
“这个电脑大课堂可帮了我们不少忙,现在我们几个老伙伴不仅人人都有微博,连微信都玩得可溜儿呢”,家住蓟门里社区的张阿姨告诉记者,“没想到退休了回到社区还时髦起来了,不仅学会QQ、微博这些网络应用,连智能手机都能玩转了,真是挺感谢这些志愿者的,让我们没落伍。”
记者了解到,北京邮电大学夕阳再晨团队成立于2011年,当时在了解了社区老人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等产品的需求后,他们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与海淀区多个街道联合发起了“夕阳再晨科技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先后在蓟门里社区、民大西路、师大北路科教所社区、牡丹园社区等多个社区开展教老人们使用电脑、聊天工具、网络媒体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3年来,志愿者们每周进入社区教授老人信息科技知识,累计开展科普活动200余次,服务老人5000余人。目前夕阳再晨志愿者团队人数已达1000余人,并集结了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各高校的志愿者,在20余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海淀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从2009年起在全市率先成立首家区级层面志愿者联合会,目前已经拥有了270余个志愿团队。今年,海淀区志愿者联合会还计划建设100家区级社区志愿服务站,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阵地在社区乡村、公益机构、旅游景点的覆盖面,为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便利。同时启动志愿家庭行动计划,营造志愿服务社会氛围,倡导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参与志愿服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