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普遍覆盖生活的信息时代,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仅依靠传统渠道来宣传推广志愿服务已不能满足志愿者的需求。为了提升群众对志愿 服务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帮助志愿者和群众更加方便的了解服务项目,更加有效的对接需求,更加快捷的得到认证和记录,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 联络、沟通作用。
海淀区志愿者联合会作为区级“枢纽型”志愿者组织,以动员社会青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为目标,以统筹全区志愿者组织、扩大志愿者队伍为重点,利用新媒体逐步形成志愿服务“全响应”,以多种宣传方式全面覆盖志愿者联合会理事、团体会员、地区分会、公益组织、社区群众等群体。
“海淀志愿者联合会”官方网站建立以来,经过不断优化和升级,已与“志愿北京”网站实现数据互通,志愿者可以完成注册、登记、计时,选择加入团队,参与志 愿项目,了解各团队动态,发布志愿心得,与其他志愿者交流,学习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团队负责人可以使用网站发布并管理项目。网站的活动专题版块会定期发 布“海淀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海淀志愿者嘉年华”、“海淀志愿者梦想行动”等大型主题活动的公告和信息,以及明星志愿者优秀事迹。通过官方网站,促 进了全区志愿服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的效率。目前,海淀区通过网站链接到“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并在平台上进行志愿团 队、志愿者的注册,志愿项目的申报、发布,志愿者的招募和计时。截至2013年底,海淀区注册志愿者470368人,注册志愿团队2520个,登记志愿服 务项目2747个。
在开通“海淀志愿者联合会”官方网站之后,海淀区志愿者联合会开通了官方微博,目前粉丝有2000余个,通过微博推广志愿项目,进行微话题互动。2013 年,海淀区志愿者联合会与新浪“微公益”合作,在微博上开通“海淀志愿者梦想行动”专区,晒出空巢老人、残疾人、儿童、农民工、高校大学生、园区企业青年 六类群体的梦想和圆梦照片,并呼吁社会和爱心人士认领梦想,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做到线上互动,线下同城圆梦。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承载了信息发布与互动 交流的功能,使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推广更方便快捷,同时也建立了与其他地域的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的沟通平台,为更多有志于志愿服务的人群和热心公益的人群 提供了更多参与、了解志愿服务的机会。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发言,人人可评论的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这期间有涌现了像微信、APP、百度地图搜索等新软件。海淀区志愿者联合会将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新媒体的特性逐渐扩大海淀志愿者联合会的影响力。
一是深化与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的合作。将海淀志愿者工作动态、活动信息在门户网站的新闻首页刊登微标题,扩大受众面和知晓率,开通微博专题、微话题等功 能,汇总同类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搭建在线互动、评论、学习平台;开通“海淀志愿者”微信公众号,自动推送海淀志愿活动、志愿项目,通过在大型活动中扫描微 信“二维码”,实现轻松关注官方微信、收听志愿者信息,下载志愿者培训、会议材料等功能。
二是开发海淀志愿者手机APP软件,最大限度的方便志愿者参与项目,并实现自助认证和计时。依托“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向注册的海淀志愿者定期推送项目信 息;将已建立的34家市级志愿服务示范站和即将新建的100家区级志愿服务站进行百度地图搜索定位;建立“海淀志愿者社区”,打造社会组织、高校志愿团 队、枢纽型志愿者组织的“朋友圈”,发布活动预告、策划方案、活动信息、培训公告,发起讨论话题,增强“社区”的活跃度;群众可以通过该软件提出服务需 求,志愿者通过软件响应,被服务群众可以对志愿者进行评价打分;各团队和志愿者的活跃度和好评度,将成为星级评定、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
海淀区将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多种新媒体和信息化的渠道,最大限度的为群众和志愿者打造方便、快捷、实用的对接平台,真正解决群众如何成为志愿者,成为志愿者以后能够做些什么,到哪里能够找到志愿者,完成志愿服务活动后如何认证等一系列问题。